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意思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8-23 23:11:31

1、意思: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也有阴晴圆缺的转换感情:表达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无奈,因为最后总是要分离,但作者也很看得开,说明他接受了与人分离的场面。


(相关资料图)

2、此句也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局部足以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薄宦海浮沉,在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扩展资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时所作。

3、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4、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

5、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6、作此篇,兼怀子由。

7、”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

8、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

9、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

10、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

11、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

12、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13、参考链接:百度百科: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Copyright   2015-2022 起点晨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   联系邮箱: 39 60 29 14 2@qq.com